【长安宫内 ・ 三司合议厅】
魂书十三页落章之后,御街风向突变。
律笔三司,分别是:
・
天律司,掌“魂规、律书、笔判”,主审笔主是否合法;
・
・
墨府司,掌“章印、印记、主副编排”,控制魂书结构;
・
・
文理司,掌“笔序、页律、书理之辨”,定章书理论据。
・
三司同日传召赵怀真,议事理由――是否仍具主笔之格。
赵怀真步入议堂,目光沉定。
“魂书自第十页起,已有魂灯响应,魂名显现,章印归位。”
“你们此时封我,意欲何为?”
天律使沈文凛淡声回应:“正因第十三页‘苏晚之章’影响甚广,疑有伪页勾连。”
墨府主吏补道:“章印本归废页,为何能由副笔云缨一人取回?”
“是否越位执笔,主笔未裁?”
文理司更是一锤定音:
“魂书需立于‘三理五律’,而你的落笔,皆感情先行,已非理笔。”
“你,需自写一页――写你自己。”
“你若能写出你为何为主,我们便不裁。”
赵怀真微微一笑:
“写我自己?”
“好。”
“那我就写一篇――主笔之章。”
【魂书第十四页 ・ 开篇】
赵怀真展开魂书第十四页,金墨未洇,他凝神沉思,提笔落字:
“赵怀真,一书之始笔。”
“未立规前,曾落四页。”
“笔不为律,只为人书。”
他边写边回忆:
――那年他初学笔术,于灯巷写下第一篇《纸灯听雨》;
――他为亡者落字、为乞儿写命;
――他为苏晚立魂,为钟渊翻案,为云缨留章;
――他从未依过律,却让“魂灯燃了十三次”。
赵怀真笔锋如火,写到这里,一句笔锋落下:
“我是笔,不是吏。”
“我写魂,不写官。”
“我是主笔,不是奴笔。”
三司齐震!
沈文凛一掌击案:“狂妄!”
“你以为你写得一手情文,就能取代笔位之规?”
赵怀真抬眸,冷声:
“那就由魂书――自己判我。”
他将第十四页封章按下,一道金纹灼亮,页中浮现一道评语:
“此人为书之前魂,开页之首笔,十三章未废。”
“笔格属实。”
“主笔可续。”
【正章落定 ・ 反章浮现】
三司正准备让步,一名白衣律笔忽然持一卷书闯入,伏地高呼:
“主笔之章,已被反页重写!”
众人一惊。
“反页?”简无辞骤然起身,声音凝厉。
律笔呈上“伪魂书”,第十四页上赫然浮现另一篇章:
“赵怀真,越笔不审,书魂扰章。”
“情笔伤理,误人三页。”
“非章笔者,不可再书。”
页尾署名者,不是律笔三司――而是:
“中书・卷心主”!
赵怀真一把撕下伪书,怒声:
“他又写我!”
“他不是魂书笔者,他是书中剽窃者!”
沈文凛却冷眼旁观:“此人章虽伪,却符合三理章例。”
“我们是否应――另立‘正章之笔’?”
一时间,大殿沉默。
正章、反章并列,一页写生,一页写死。
主笔之位,被强行分裂。
【赵怀真 ・ 怒笔不落】
赵怀真当场再提笔,欲反写“中书”伪章,却发现――魂书第十四页已被上锁,封于“三司章律”。
他若再写,便将触发“主笔反写之禁”,会被魂书自动封笔!
他猛地一掌按住书面,眼神冰冷:
“好。”
“你们要斗笔?”
“那我就――写你们每一个人。”
【夜 ・ 宫中书仓后庭】
云缨肩伤未愈,却强行前往宫中书仓。
“反章”一事震动朝野,第十四页上现“中书主”署名,虽未写明身份,却足以引起律笔司诸位的野心。
她未走正路,而是循“页痕之气”――一种只有魂书被篡改后才会残留的特殊魂波,寻找书中书伪笔的源头。
在旧章藏页阁内,她果然发现了一道残魂页。
――伪章之纸,源自“卷心台南书库”。
书页上残留三道墨印,分别为:
墨府副判・褚鹤川;
文理司观书人・李蜃;
卷心台附笔・无名者。
云缨眯眼冷笑:“果然,反章不是书中书主一人之笔。”
“是三司中,有人暗投了笔。”
【宫廷东殿 ・ 简无辞夜议】
赵怀真披袍夜入简无辞居所,递上一封副笔章议:
“我不信三司尽腐。”
“但现在,主笔之位已被‘书外之笔’染指。”
“魂书若不设‘副笔裁议’,则未来无人可监督我,也无人能保我。”
简无辞缓缓起身,望向夜空:
“你这是……要在律笔之外,另立议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