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神色凝重,满是感慨地说道。
“其实刚来这儿的时候,我也琢磨着根据当地口味改良菜品。
可后来又一想,要是仅仅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而改变,那岂不是把华夏菜的精髓都丢了?
于是我力排众议,坚持按照传统口味做菜。
刚开始生意确实不好做,但好在我坚持下来了,如今也有了不少忠实的老主顾。
现在看来,当初的坚持真是太对了!”
张震满含赞赏的回应。
“没错,只有坚守本心,才能达成心愿。
我觉得您的决定太正确了,陈大师要是知道了,肯定为您感到骄傲!”
老板听后,欣喜若狂,说道。
“咱们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,今天这顿饭我请了。
我这就去准备几道拿手菜,给大家尝尝,就当是咱们相识的见面礼。”
张震连忙推辞,奈何老板热情得让人无法拒绝,只好作罢,心里暗自感叹这趟德国之行真是惊喜不断。
等老板离开后,张震拿出卫星电话,拨通了陈景新竹水轩的号码。
很快,电话接通了,听筒里传来陈景新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,“喂,竹水轩,你找谁啊?”
张震嬉皮笑脸地说。“还能找谁,当然是找陈老头你啦!”
陈景新一听是张震的声音,嘴角立刻泛起了笑意。
“你这混小子,回家了吗?赶紧滚过来,陪老头子喝几杯!”
张震爽朗地笑道,“老爷子啊,我还在西德呢,等我回去肯定把您喝趴下!”
陈景新笑骂道,“你这没大没小的,还想把我喝倒,你有这本事吗?
你小子在西德给我打电话干啥,国际长途可贵着呢,有事儿快说!”
张震说道,“也没啥大事,就是给您打个电话,恭喜您桃李满天下了!”
陈景新一脸纳闷,“啥意思?学校才刚开学,第一批学员还没毕业呢,哪来的桃李满天下?”
原来,厨师学校实行两年制技校模式,去年秋天招收的第一批学生,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。
张震解释道,“我说的可不是那些新手学员,是您的亲传弟子,在西德波恩开饭店了,您难道不知道?”
陈景新语气中满是惊讶。
“不可能啊,我亲传弟子,不算老大和女婿就三个。
一个在泺南开饭店,你见过的。
还有一个在京城当御厨。
最后一个就是刚收的珊珊。
你难不成又给我变出个弟子来?”
郭珊珊是戴光远家里专职做海鲜的厨师,经张震介绍拜陈景新为师,目前还没出师。
张震听了,不禁皱起眉头,心想着,难道刚才那位老板在吹牛?还是陈老爷子年纪大了,记忆力不行了?
不过张震也没多问,只是随口说可能是误会,又和陈老头聊了几句学校的事儿,便挂断了电话。
这时,服务员端来了一道新菜,竟然是颇具特色的鲁菜油爆三脆。
服务员介绍说,这道菜是老板亲自下厨做的。
张震招呼大家一起尝尝,入口果然脆嫩爽口,味道极佳。
但张震也品出来了,这道菜虽然很不错,可和陈景新做菜的神韵相比,还是差了一大截。
联想到刚才老板说的话,他心里顿时有了底。
不一会儿,老板又上了两道菜,然后亲自端着一杯酒来到他们这桌,热情地说。
“几位远道而来,正应了那句话‘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’,尝尝我亲自下厨做的菜。”
张震客气了几句,让大家品尝刚上桌的菜品。
他面带微笑,敬了老板一杯。
“非常不错,色香味俱全,老板辛苦了,我敬您这精湛的厨艺!”
老板被夸得十分高兴,和张震一饮而尽。
张震这才说道,“鄙人张震,还不知道老哥您贵姓大名呢!”
老板笑着回应,“鄙人姓聂,叫聂小军,老家也是鲁东的,张老弟,幸会幸会!”
张震和他握了握手,又夹起一筷子菜尝了尝,说道。
“聂老哥,说实话,您这厨艺真的很不错。
不过,我感觉和陈景新的风格有挺大差别,是不是老哥您别出心裁,推陈出新了?”
聂小军脸上闪过一丝尴尬,沉吟片刻,红着脸坦白道。
“是这样的,我只是私下仰慕陈大师,以他为师,并没有真正拜师,所以学得有点不伦不类。
没想到张老弟一口就尝出来了,看来平时没少品尝陈大师的手艺啊!”
所谓私淑,就是指未能亲自受业,但仍敬仰其学问并尊之为师,通过研读着作等方式学习。
简单来说,就是私下仰慕并学习其学说。
张震装着恍然大悟的表情说道,“原来如此啊。不过老哥,要是有机会见到陈景新,您有拜师的打算吗?”
聂小军一脸认真地说,“拜陈老为师,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。要是有缘分见到他,我肯定会提出拜师,不过就怕人家瞧不上我的手艺。”
张震点了点头,说道,“我还真有个想法,想请一批国内餐饮界的大师,来国外交流交流,其中就有陈景新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请大家收藏: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