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着树林边缘巡视了一遍,又拖了两根,被雪压断的大树枝回山洞,用作晚上的柴烧。
回到山洞后,就想着要出去找盐,也不能一直吃鱼,以后也要去树林打猎,现在有了竹子和羽毛,就准备制作弓箭。
让石给野鸡拔毛,把长的长的,可以留做箭羽,注意别拔坏了,拔下后放在一边。
拔鸡毛就是生拉硬拽,这活让石干,自己拿了条大鱼烤,一人一只野鸡肯定是不够吃的。
现在的石,华夏让他做什么事,都是积极的态度,很是乐意,还能干的很好。
他发现每次华夏让他做,新的事都是天神告诉华夏的,也不再质问。
拔好毛的鸡并不大,大概有三四斤的样子,去了内脏也就两斤多点,石用树枝串着,放在火上烤。
鱼烤好了,放在一边稍微凉一下,现在没了第一次吃鱼时,那么的迫不及待。
华夏又拿来一节竹筒,走到洞外,把雪装满,放在火里烧开水,等吃饱了水也就能烧好了。
把竹筒放进火里,把烤好的鱼一分两半,又从石手里接过一只鸡,两人一边吃着烤鱼,一边烤着鸡。
鱼吃完鸡也烤好了,接着吃鸡,鸡肉紧实劲道,比起鱼别有一番味道。
吃饱后,一边喝水,华夏一边问石,“知不知道那里有盐,咱们现在没盐,没盐不但做的食物没味道,长期不吃盐身体也会受不了,会生病的”
结果石和他知道的一样多,有盐的地方在去往石原来居住的方向,需要走半天的时间。
但是现在大雪封山,一些雪深的地方,估计能到人的腰部,一天都不一定能到。
没办法啊,这是真的没办法去,太危险,估计路上两人很可能被野兽攻击,变成野兽的食物,野兽还是很原意攻击跑不快的两脚兽的。
没办法取到盐,先暂时不管。让石跟着学做弓箭,看能不能射杀个野兽什么的,血液中也有一定的盐分。
现在让石跟着做什么,石也不问,让干什么就跟着学干什么。
先从竹子粗的一头,砍下一节长一米五左右的竹子。
粗壮的部分,竹子厚拉力韧性会更强,不容易拉断,也更有力道。
然后再把竹子破开,把竹片分成三公分宽的宽度,把两边两头的毛刺,和中间关节用石头打磨平整光滑。
再把两头刻出两个凹槽,用来绑皮条。再把钻木取火时的皮条取下,绑在竹片的两头,使竹片成弓形,这样一个简单的弓就制作完成了。
华夏拉了拉试了下拉力,很轻没什么力道,于是就又做了一根,稍短一些的竹片,叠加在内部。
又从身上的兽皮裁下一根皮条,把两个竹片牢牢绑在一起,绑上弓弦,试了一下,这次可以了,力量足够。
石同样学着华夏也制作好了一副弓,华夏检查了一下,做的挺好。做好了弓接下来就开始做箭。
华夏找来石头,又从洞外找来以前丢弃的兽骨,准备做两种箭头,一种用石头做箭头,一种用骨头做箭头,看看哪种更适合。
先是做石头的箭头,和制作矛的形状一样,就是要小的多,等做了几个石箭头后,又找来适合做适合做箭杆的树枝。
把一头劈开,把箭头插进去绑好,再把提前留下的野鸡毛,小心的从中间分开,绑在箭杆后部,最后在箭杆的后部刻出一个凹槽,用来挂弓弦。
一个完整的弓箭就好了,拿起弓箭走到洞外就要试一下弓箭,洞外天已经完全黑了,看不到远处。
还是试着射了一箭,并让石也射了一箭。晚上天太黑,也看不到目标参照物,也不知道能射多远,就是先感觉一下,感觉还挺是那么回事。
试完弓箭,石一脸求知的表情看着华夏。华夏举起手里的弓说,“这个叫弓”,又指着外边,“射出的那个叫箭。
可以用来打猎”,合在一起叫弓箭。怕石在问就又说到,“天神告诉我的”。
石一脸思考的表情,翻来覆去的看着手里的弓。试射一次回到山洞,让石头做石箭头,自己把骨头砸开,开始做骨箭头。
等用骨做好了一支箭后,让石跟着学了几遍,又分别做了些,就让石自己做。就坐在火堆旁思考该去哪里搞盐。
等羽毛用完,数了数做了有四十支箭,就是身上的兽皮又少了,再这样下去,就要成光腚。
有了弓箭,就想着能不能去树林里去看看,看能不能猎到些羊,鹿什么的,增加点食物种类。
动物的血液中含有盐分,能补充一下盐分的摄入,同时也能给身上,增加些兽皮御寒。
让石先睡,自己守上半夜,自己困了,再换石起来守下半夜,外边野兽的叫声,感觉越来越近了。
说明这场大雪,让很多动物觅食困难,扩大了狩猎的范围,会有些动物走出树林。
晚上守夜,没什么事,华夏就起身,从火堆里拿了根树枝,在石壁上画了两道线。
不知道是什么日期,只能在石壁上划线记天数,这是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天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: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